公告訊息
- 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社會關懷協會【人生必修的13堂心理學─成為更好的自己】公益自我成長線上課程 2022-06-21
- 轉知桃園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小桃家幸福+」Podcast平台 2022-06-13
- 轉知本府社會局辦理桃園市新住民傑出楷模及績優服務人員遴選計畫 2022-06-13
- 轉知110年度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決算業已公告於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網站,請查照。 2022-06-09
- 轉知國教署提供之身心障礙學生家長性平教育知能資源 2022-06-02
- 轉知教育部發行「我家孩子要上學了」親職易讀手冊電子書及有聲書 2022-05-30
- 轉知市府衛生局協助推廣長者功能自評線上HPA長者量六力LINE@一案,請查照。 2022-05-26
- 轉知衛生福利部有關特殊兒相關資源(醫療復健、居家醫療、長照服務、身障服務)聯繫窗口 2022-05-25
- 轉知會稽國中辦理「桃園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111年度學校家庭教育優質化補助計畫」親子手作活動 2022-05-09
- 轉知武陵高中(本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辦理本市110學年度第2學期資優學生家長親職教育講座「資優生的特質與有效的親子溝通」 2022-05-09
本校行事曆
桃園市復興區義盛國小行事曆
義盛國小即時動態
義盛國小精選影片
義盛國小的課程教學
小烏來數位遊學地圖~仙之境
小烏來數位遊學地圖~仙之境教學網,以遊學景點的規劃為出發點,整合小烏來風景區各地方的圖文解說、相片、介紹影片等,讓師生、遊客等網路上的瀏覽者對於小烏來風景區能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達到宣傳部落特色、認識生態教育、促進本地觀光收入等目標。
96年度建置優質英語生活環境創意校園
利用校園特色,營造多元化的英語學習環境。主要分四大部分:校園英語學習步道、英語服務中心、英語學習走廊、六大主題教室等。在計畫主筆陳筱婷老師的規劃下,上從校長、主任一直到組長、導師、工友甚至是小朋友等,幾乎全校動起來。在96年的8月~11月期間,展現了令人訝異的成果,希望藉由英語情境的感染,讓孩子在學習上有更多的收穫。
義盛國小的課程教學
2017桃園市復興義盛國小微旅行手冊
義盛國小希望藉由這套在地化教材,引導學校整合鄰近部落資源、人文特色、地理景觀、產業文化,發展成泰雅文化微旅行系列課程。一方面讓孩子更深入了解所居部落的文化特色,認同鄉土、建立自信,以自己身上流淌的泰雅血脈為榮;另一方面,經由遊學路線的規劃,讓外地學校可以自由選擇,作為認識泰雅文化的入門磚,成為學校的特色亮點。
數位學習偏鄉教育與創新發展課程
透過讓學生透過操作機器人以及coding的教學活動,培養運算思維的概念。教學單元共有四個主軸:從學習程式語言跟機器人開始的運算思維引導、數位閱讀泰雅傳說故事,以增強學生的語文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英語領域的行動學習翻轉教育,最後學生操作機器人來數位說故事的表達以檢視成果...
復興區最佳的教學環境
義盛國小致力於發展卓越的教學,教師社群和教學研究。
提升學生基本學力 – 以學習扶助、課後照顧與多元智能發展等方案,提升學生國語、數學、英語等基本學科能力。
建構優質的教學環境 – 班班有觸碰螢幕、教學用平板載具、活動中心大型全彩LED顯示幕、體育教學設備、幼兒園環境改善等,每年均投入經費改善,以提供義盛孩子們更好的學習環境。
向上提升的教學師資 – 教師學習社群、課發會、在職進修、專業知能研習,常態性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讓義盛教師不斷邁向頂尖。
快速了解義盛國小
每學年一班,附設幼兒園一班,共七班。
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部學生33人,幼稚園學生19人,全校共52人。
教職員工(含臨時人員)等共25人。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學校的一切活動和措施都是為孩子而存在,因此「學生第一」、「教學為先」
-
- 以學生為中心
- 以教學為核心
- 以團隊為動力
- 以人性領導為圭臬
- 以學生安全為目標
- 以學校社區化為依歸
魚星草主題的校本課程
義盛國小位於復興區著名觀光景點-小烏來風景區內,在青山綠野、山嵐霧氣、鳥語花香的環境裡,大自然是我們學習的教室,山裡的一切是我們教材的來源。孩子透過一系列的「魚星草」主題課程,在學校復育苦花魚、觀賞浩瀚的星空以及認識運用藥草等草本植物,是我們課程的目標,活動不斷讓孩子善用身邊的資源,來學習生命教育與環境議題、自然科學跟天文知識等,還有創作富有泰雅風味的美食料理。
培養具科技力的泰雅之子
利用資訊平台與行動載具的學習方式,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STEAM教育將是山上孩子迎向未來的關鍵。義盛國小陸續以智慧教育與行動學習的方式,導入在數學、語文領域、程式設計的運算思維課程等,並透過操作DASH機器人跟四軸飛行器等教學活動,讓孩子透過邏輯思考、反覆測試及團隊合作來解決問題,也運用因材網等學習平台,讓孩子想像未來世界跟挑戰自我潛能,期許孩子成為新世代的泰雅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