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年9/8
  • 9/15
  • 9/22
  • 9/24
  • 9/29
  • 10/1
  • 10/6
  • 10/8
  • 10/20
  • 10/22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1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9月8日(星期一) 上午8:05~8:4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本校為了提升學生能力,激發同仁研發課程之創意,並促進同仁團隊合作,希望藉由參加學校特色課程方案,讓同仁們經由團體討論,激盪出創意的火花。
  2. 學校特色課程意在發展各校特色,也恰巧給學校省思的空間,在融合當地文化、學生學習背景,及教師專業素養之餘,讓學校發展出與他校與眾不同的特色課程。請同仁們多集思廣益,對於特色課程設計給予意見。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學校特色課程的主軸?
    提議:由於本校是原住民學校,建議可以往生態方面進行,並能因此符合學生背景知識。
    結論:以環境教育為主軸。
  2. 議題:學校特色課程的標題及大略方向?
    提議:既以環境教育為主軸,是否以附近生態作為環境教育的方向?
    結論:以宇內溪與學生生活為方向,擴展到社區,進而人類與大自然共存,最終目的不僅讓學生習得生態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與大自然相處及互相尊重的觀念。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2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9月15日(星期一) 上午8:05~8:4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經由上次討論,已確定學校特色課程以環境教育為主軸,此次開
    會,希望藉由教師們的意見,將環境教育更具體化。
  2. 設計課程時,不但要將環境教育考慮進去,我們更應思考藉由課 程設計,能給予學生的是什麼。因此,此次會議,應該思索學生
    藉由課程的學習,我們所希望達成的願景。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學校特色課程的名稱?
    提議:環境教育既以宇內溪為方向,我們的標題是否能將義盛國
    小、溪流或將我們的教學目的融入其中?
    結論:泰雅、溪流、共存法則

  2. 議題:學校特色課程的發展取向?

    討論1:宇內溪的面貌已被居民大肆破壞,期望經由環境教育後
    能讓生態還原到當初的樣貌,並且回復舊有傳統規範的部落社會體制,讓孕育部落的河川,可以回到當初用傳統規範保育與禁止的樣貌,所以環境教育可以把傳承、創新的概念融入。
    討論2:經由環境教育,我們也希望藉由環境教育,讓學生感恩
    ,珍惜大自然的給予,並進而惜福。

    結論:結合學校願景-健康、成長、傳承、創新、感恩、惜福-
    發展屬於義盛部落的學校本位課程-護溪課程,即泰雅、
    溪流、共存法則~溪情話義  盛情巡禮

  3. 議題:學校特色課程預計要以哪些課程呈現?

    討論:以實際親身體驗讓學生引發愛護環境之情,並讓學生能
    夠以文字或音樂表現,再以資訊融入教學,讓學生學習操作攝影機、數位相機,使用軟體打字、上網蒐集資料、上傳心得感想及相片。

    結論:課程設計主要分為【護溪愛魚共生息】、【泰雅宇內親體
    驗】、【童詩童心同歡唱】、【數位遊學e視界】等部分。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3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9月22日(星期一) 上午8:05~8:4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辛苦各位教師,這次會議我們預計要設計出【護溪愛魚共生息】課程的各支課程。若一時無法全部確定,可留待下次討論一併確定。
  2. 【護溪愛魚共生息】預計開兩次會議,主要在於確定各支課程,及課程教學重點,請教師踴躍發言。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護溪愛魚共生息】要進行哪些課程?
    討論1.:以溪流為主題,可設計放魚苗的課程,讓被破壞的宇內溪恢復生息。
    討論2.:增加溪流生態的教學。  
    結論: 『悠遊課程放魚苗』、『溪流生態教室』納入課程。

  2. 議題:是否增加其他以溪流為主題的課程?

    討論:既有放魚苗活動,何不增加以苦花魚旗做為裝置藝術的課
    程?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讓學生經由繪畫及親自裝置,體會保護苦花魚的重要。

    結論:在溪流附近點綴裝置藝術,以苦花魚旗為主角,增加『溪
    流裝置藝術』課程。歸納所言,【護溪愛魚共生息】共有『溪流裝置藝術』、『溪流生態教室』、『悠游課程放魚苗』三個主要課程,另外,我們在實施課程前,也可增加『簡易水質檢驗』,以了解宇內溪水質狀況,讓學生對宇內溪更加了解。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4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9月24日(星期三) 下午1:30~2:3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經由上次討論,【護溪愛魚共生息】課程設計出『簡易水質檢驗』、『溪流生態教室』、『悠游課程放魚苗』及『溪流裝置藝術』四大課程,因此,此次討論著重在討論各該課程的教學重點。
  2. 討論出各課程教學重點後,再請負責該組的教師進行小組討論,以利更細部的教學課程設計。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簡易水質檢驗』、『溪流生態教室』的教學重點?

    建議:簡易水質檢驗重在讓學生了解宇內溪的水質情況,因此教
    學重點應擺放在學生能夠親身檢測,而檢測前應有相關背景知識,因此在設計課程時,可有檢驗介紹、實際檢驗以及檢驗後的追蹤;『溪流生態教室』既是要讓學生了解宇內溪的生態,可從動植物認識開始,再設計其他延伸課程,建議可先讓學生大略了解昆蟲後,再實地觀察。

    結論:『簡易水質檢驗』教學重點--水質檢測簡報介紹、水質檢
    測操作、週期水質檢測;『溪流生態教室』的教學重點:認識動植物、美麗的烙印、小小觀察家。

  2. 議題:『悠游課程放魚苗』及『溪流裝置藝術』的教學重點?

    討論1.:『悠游課程放魚苗』一開始的構想是希望藉著釋放苦花魚魚苗讓學生親近宇內溪,並因此產生護溪之情。在釋放魚苗前建議讓學生先了解苦花魚習性、特徵,再進行釋放;『溪流裝置藝術』課程建議能夠融入宇內溪的特色,或以魚為設計點。

    討論2.:既以苦花魚為釋放魚種,或許可以苦花魚旗作為裝置藝術,其概念與日本鯉魚旗的概念相仿。

    結論:『悠游課程放魚苗』的教學重點:介紹宇內溪流的生態並說明苦花魚,接著進行祝禱活動,最後讓學生親近魚苗,觀察魚苗的行動;『溪流裝置藝術』介紹日本特有的鯉魚旗文化、指導學童辨識苦花魚的特徵,最後進行苦花魚旗彩繪活動。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5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9月29日(星期一) 上午8:05~8:4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辛苦各位教師,這次會議我們預計要設計出【泰雅宇內親體驗】 課程的各支課程。若一時無法全部確定,可留待下次討論一併確 定。
  2. 【泰雅宇內親體驗】預計開兩次會議,主要在於確定各支課程,及課程教學重點,請教師踴躍發言。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泰雅宇內親體驗】要進行哪些課程?

    討論:特色課程願景中融入傳承與惜福的概念,因此,泰雅傳統文化將是一大重點。藉由傳統文化課程的設計,將泰雅族與大自然利用關係,透過獵捕傳達人類與大自然共存的重要,再輔以學生親身體驗大自然,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激發學生與大自然的共存之道;而生態課程更是讓學生向大自然學習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教材。

    結論:經過討論,【泰雅宇內親體驗】課程共有『傳統文化課程』、 『生態對話之旅』及『溯溪運動』等三個支課程。

  2. 議題:『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重點?

    討論:希望透過傳統文化課程一系列的課程,能讓學童們越過藩籬,依循著祖先的足跡,重新捨起與自然生態共生、共存 的法則,因此,若能安排泰雅族的遷徙與大自然互動的關聯,以及傳統技藝與現今捕獵的差別,引導學生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將對學生有很大助益。

    結論:綜上所述,『傳統文化課程』將設計泰雅族人的遷移、泰雅 族與大自然的利用關係等課程,最後以影片--泰雅千年傳達出泰雅族是一個山的民族,雖然分佈在不同的山嶺 ,但他們在山林間穿梭的矯健身影、走在稜線上艱辛遷徙過程、與自然和平共存的生活經驗和智慧,不但表現出泰雅族人既取之於山林,卻也是山林的守護者,期望學生也能成為山林守護者。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6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10月1日(星期三) 下午13:00~14:3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經由上次討論,【泰雅宇內親體驗】課程設計出『傳統文化課程』、『生態對話之旅』及『溯溪運動』三大課程,傳統文化課程之教學重點已在上次會議規劃,因此,此次會議著重在討論『生態對話之旅』及『溯溪運動』的教學重點。
  2. 討論出各課程教學重點後,再請負責該組的教師進行小組討論,以利更細部的教學課程設計。期待教師們可以透過腦力激盪,激發出富含教育及創意的課程。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生態對話之旅』及『溯溪運動』的教學重點?

    討論:『生態對話之旅』及『溯溪運動』意在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而認識宇內溪附近生物,且經由溯溪活動的進行,一方面鍛鍊學生體力,日後更可推廣為居民的休閒活動。不過,『溯溪運動』因為要全校進行,在規劃路線、安全性及課程進行前,應先進行體力訓練及安全宣導。

    結論:教師先對宇內溪的生態有所了解,亦可邀請專家講解,而溯溪運動進行前先教導溯溪知識及相關體力訓練。

  2. 議題:有無延伸課程?要以何種形式進行?是否邀請專家參與?

    討論:希望再邀請專家參與,課程建議安排在下學期,讓學生經過寒假後,還能透過後續課程而能對護溪持續關注。
                  
    結論:【泰雅宇內親體驗】課程共有『傳統文化課程』、『生態對話之旅』及『溯溪運動』等三個支課程。進行完各教學課程後,在適當時間安排專家進行延伸課程。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7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10月6日(星期一) 上午8:05~8:4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辛苦各位教師,這次會議我們預計要設計出【童詩童心同歡唱】課程的各支課程。若一時無法全部確定,可留待下次討論一併確定。
  2. 【童詩童心同歡唱】預計開兩次會議,主要在於確定各支課程,
    及課程教學重點,請教師踴躍發言。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童詩童心同歡唱】要進行哪些課程?

    討論:【童詩童心同歡唱】課程設計的原點,是希望學生透過創作歌曲而理解音樂的行進規律與基本樂理,並在創作過程中將此護溪課程中所學所用更加深層內化,成為自己 的思想理念,並有所成長。因此,在文字的表現上用童詩呈現,最後讓全校學生成果發表總結。而目前學校積極推動剪報教學,或可加以融入。

    結論:【童詩童心同歡唱】課程共設計出『溪流剪報教學』、『溪情童詩創作』及『與大自然共歡唱』三大課程。

  2. 議題:『溪流剪報教學』的進行方式?各班進行或全校進行?是否安排相關研習課程?
        
    討論:學校日前接獲讀報教育專案補助,故利用此項資源,進行溪流剪報教學活動。國語日報內容包羅萬象、豐富多元,正好彌補學生對溪流生態、環境經驗之不足。國語日報中有自然主題專欄,經由老師導讀後,由學生進行剪報活 動,並書寫心得,一方面能增進對大自然的認識與喜愛,另一方面,也能藉由反省體認關懷環境的重要性。
             
    結論:以國語日報為教材,各班於晨光時間進行,且安排相關讀報研習課程教師讓教師進行剪報教學時更能得心應手。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8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10月8日(星期三) 下午13:00~15:0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經由上次討論,【童詩童心同歡唱】課程設計出『溪流剪報教學』、 『溪情童詩創作』及『與大自然共歡唱』三大課程,因此,此次會議著重在討論各課程之教學重點。
  2. 討論出各課程教學重點後,再請負責該組的教師進行小組討論,以利更細部的教學課程設計。期待教師們可以透過腦力激盪,激發出富含教育及創意的課程。
  3. 『與大自然共歡唱』課程因為需要音樂專業素養,有相關音樂背景的教師再請多費心指導學生,相關班級的導師也請多加協助。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溪流剪報教學』、『溪情童詩創作』及『與大自然共歡唱』的教學重點?
                     
    討論:『溪流剪報教學』的重心擺在利用剪報而讓學生透過自然主題專欄學習溪流環境相關資料,如水生植物、兩棲動物、高山魚類等,我們可以請學生蒐集溪流環境相關剪報後上台發表蒐集剪報之內容,最後討論溪流保護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搭配設計生態圖,讓學生將蒐集的資料裁剪符合主題所需,分類後完成生態圖。若有其他想法可再設計延伸課程;『溪情童詩作』的教學重心希望訓練學生運用敏銳的感受力,也就是善用各感官,仔細的去觀察與感覺宇內溪之美,從中尋找寫作的靈感。一開始,教師可先擇一主題與學生進行初步練習,接著將學生說出來的句子連接成詩,適度做修飾,搭配童詩仿作的活動,最後讓學生大顯身手;『與大自然共歡唱』,各班先進行歌曲編排,再請學生討論表演型式、排練方式、串場、曲目編排…等等,規畫一個完整的演唱會。

    結論:『溪流剪報教學』教學重點:溪流環境知多少、溪流環境設計師、生態小記者;『溪情童詩創作』教學重點:大家來說詩、連接成詩、童詩填空、童詩仿作、大顯身手、童詩插畫;『與大自然共歡唱』的教學重點在各班設計歌曲,最後全校成果表演。

  2. 議題:『與大自然共歡唱』是否有全校性發表活動?形式為何?
            
    討論:『與大自然共歡唱』建議能有全校師生發表活動,初步構想是各年級分別進行課程,最後由高年級學生帶領成果發表會,而活動進行中透過攝影,不但能讓學生學習攝影技巧,也可以讓學生在進行最後的【數位遊學e視界】主題之前有預先練習攝影的機會。

    結論:由老師引導,高年級學生帶領全校學生作成果發表會。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9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10月20日(星期一) 上午8:05~8:4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與大自然共歡唱』課程因為需要音樂專業素養,有相關音樂背景的教師再請多費心指導學生,相關班級的導師也請多加協助。感謝各位教師這一段時間來的參與,辛苦你們了!提醒老師平時除了特色課程會議,平時也應進行各組討論,以利教案的設計能更符合學生學習。
  2. 【數位遊學e視界】預計開兩次會議,主要在於確定各支課程,
    及課程教學重點,請教師踴躍發言。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數位遊學e視界】要進行哪些課程?

    討論:【數位遊學e視界】最初的設計理念,是希望以不斷循環
    方式進行,「訪談→規劃→實察→回顧→ 上傳」,以學校 為中心,向社區延伸,逐步建構遊學地圖。藉由人物訪談,激發學生對遊學地點的期待心理,更能從訪談中了解家鄉各類知識。最後以資訊融入教學,學生學習操作攝影機、數位相機,使用軟體打字、上網蒐集資料、上傳心得感想及相片。讓學生不僅能藉由實際走訪,更能以影像拍攝的方式記錄下來。

    結論:課程規劃為:『小烏來人物誌』、『遊學規劃家』及『小烏來遊學記』。

  2. 議題:『小烏來人物誌』的教學重點?
                 
    討論:『小烏來人物誌』將重點鎖定在義盛村附近的居民身上,藉由學生實際進行人物訪談,而蒐集小烏來自然景點、人文景觀、旅遊資訊、農特產…等遊學相關資料,做為規劃遊學行程的依據。因此,教學重點從參與對象介紹→進行方式說明→採訪人、事、物、地方列表→進行時間說明→訪談人物→學生各自提出訪談問題→討論及選定題目→關鍵字筆記要點→實地訪談→回顧→寫學習單。
             
    結論:『小烏來人物誌』教學重點在於訪談前的準備課程,包括訪談人物及訪談題目擬定,接著進行實際訪談,最後進行回顧及填寫學習單。 

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97學年度第10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時間:97年10月22日(星期三) 下午13:00~14:20
二、地點:本校辦公室
三、主席:鄧秀蓁校長
  紀錄:朱芳慶老師
四、主席致詞

  1. 經由上次討論,【數位遊學e視界】課程設計出『小烏來人物誌』、 『遊學規劃家』及『小烏來遊學記』三大課程,『小烏來人物誌』之教學重點已於上次會議規劃,因此,此次會議著重在討論『遊學規劃家』及『小烏來遊學記』之教學重點。
  2. 【數位遊學e視界】課程因為需要大量資訊專業素養,有相關資訊能力的教師再請多費心指導學生,相關班級的導師也請多加協助。進行相關實地探訪時,要注意學生安全,若有其他設備或資源需求請告知學校,學校將盡力配合及採購。

五、討論內容與結論:

  1. 議題:『遊學規劃家』及『小烏來遊學記』的教學重點?

    討論:『遊學規劃家』重點在於讓學生認識家鄉後,自行規劃 出可行的遊學行程,因此課程進行前,安排先讓學生在網路上蒐集資料,再共同規劃行程,包括準備物品、出發及回程時間、任務分配、交通工具、遇人問題擬定等。 最後將規劃之行程做成遊學企畫書;『小烏來遊學記』 則依據『遊學規劃家』課程所設計之遊學地點,讓全校師生實地踏察。學生沿途拍照紀錄重要資料,執行所分配的任務。教師則在旁協助,並講解相關知識。

    結論:『遊學規劃家』與『小烏來遊學記』相互結合,依據遊學 企畫書所規畫之遊學地點、時間、工作分配,於『小烏 來遊學記』課程中實地探訪。